摘要:而其中原因是,售电公司未签订相关协议 ...
除了国家电网,国企中的另一个巨头中化集团,最近也盯上了区块链技术。
两项措施实施后可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约6.19亿元,加上去年12月份出台的取消临时接电费,免缴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措施,可综合为电力用户减负约13.21亿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山西省发改委下发《关于降低山西省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晋发改商品发〔2018〕223号),决定自2018年4月1日起,降低山西电网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1.59分,并进一步提高两部制电价灵活性。
二是完善两部制电价制度,进一步提高两部制电价灵活性。一是降低山西省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1.59分,同步降低山西电网一般工商业输配电价每千瓦时1.59分。降低输配电价,即降低电网企业收取的过网费,有利于推动山西省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当前电力供给相对宽松环境下,促进用户与发电企业通过自主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降低用电成本一是降低山西省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1.59分,同步降低山西电网一般工商业输配电价每千瓦时1.59分。降低输配电价,即降低电网企业收取的过网费,有利于推动山西省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当前电力供给相对宽松环境下,促进用户与发电企业通过自主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降低用电成本。
电价改革作为价格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山西省发改委将继续深入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发改委对电价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争取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为山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两项措施实施后可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约6.19亿元,加上去年12月份出台的取消临时接电费,免缴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措施,可综合为电力用户减负约13.21亿元。当天,随着500千伏龙岩变电站龙三路5041开关顺利合闸,福建电网实现14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大环网,主网架由220千伏升级到500千伏,极大提高福建电网安全可靠性、供电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福建在丰水期、电量充裕的时期,向沪、苏、浙、皖等地区送电,不仅可有效缓解这些地区供电紧张的局面,也使福建省内清洁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当时的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前身)决定在泉州筹建福建省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泉州变电站,该变电站的建成投产,不仅解决了泉州地区的用电需求,同时也为福建电网南北互联奠定基础。2003年,福双II线投运,福建与华东电网形成500千伏双回联络线,极大提高了福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福建与华东联网新增一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福建电网与浙江电网的电力交换能力由原来的170万千瓦提升至450万千瓦。
在随后的20年里,福建电网主网架迅猛发展,现有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1座、容量600万千伏安,1000千伏线路342千米。320千伏柔性直流换流站两座、输送容量100万千伏安。
2014年12月,随着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福建电网跨入特高压时代。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福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将不断创新,持续助力福建经济迅猛发展。超高压入闽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既是一段历史的总结,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联网工程使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泉州作为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经济总量居福建首位,是用电重负荷区。携手:福建与华东电网实现联网2001年,随着500千伏福双Ⅰ线的投运,福建与华东电网实现联网,福建正式结束电力孤岛的历史。3月28日,对于福建电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500千伏变电站23座、容量414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5102千米。
起步:全省首座超高压变电站投运20年前,正值改革开放20周年。随着泉州变电站的投运,福建电网迈进超高压时代。
500千伏大环网形成后,在全省九地市形成分层分区运行、有功无功相匹配、一二次相协调的覆盖全省的500千伏双环网结构网架。从全省首座500千伏变电站到全省500千伏大环网,福建电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为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电能,有效保障全省安全可靠用电。
福建500千伏大环网是国网福建电力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年前的这一天,福建首座超高压变电站投运,福建电网从此跨入超高压时代。500千伏大环网对福建电网整体结构性、安全性、稳定性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整个施工过程包括拆除原有的低压电杆、架空线、表计、材料回收到增设电杆、新立杆变、开挖铺设电缆,最后装表接电。从3月1日国网上海电力实施小微企业供电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已累计完成用户接电1482户,容量11261.5千瓦,平均接电时间3天,其中有外线工程且需道路开挖的客户接入不超过30天,节约客户投资1856.6万元。现在,我不用跑供电公司,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但如果遇到需要增加一个变压器,或是涉及到需要开挖路面的客户,周期起码需要100多天。浦东供电公司实施网格化管理,130多名片区客户经理深入企业,上门服务,让用电客户少跑腿,快接电。
这一下,为我们企业节省了30多万元的成本。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3月29日中午,随着咔嗒一声进线开关合闸,上海中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电力增容项目正式接电。非但如此,现场施工的协调,比如说影响到周边用户用电的情况,也需要用户去沟通协商。
电力配套改造的费用由电力公司承担后,原先为了办理开挖执照,需要跑不同部门申请执照的过程,全部由出资方电力公司来操办,再加上政府相关部门承诺1520个工作日拿到开挖执照,在这一等待过程中,电力公司同步可以协调安排订购材料、协调周边用户等事宜。考虑到该客户用电的急迫性,浦东供电公司采取先接入后改造不停电作业的施工模式,并采用多管齐下的绿色通道,为客户加快了送电。如果遇到开挖项目还需申请执照,电力公司得到不同政府部门去递交材料、待用户缴费后拿到开挖执照,才能进行后续施工。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宗旨下,国网上海电力公司从上到下,转变观念,从原先的坐等客户上门交材料,变为上门跑客户。
从申请增容到接入用电用时15天,我一次也没跑过供电公司,真是省时、省心、省力又省钱。中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落户在三林路494号的项目,于3月15日通过掌上电力APP申请了增容业务由原有用电容量90千瓦,增容至150千瓦。
观念转变,带来了工作方式的转变。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袁晨说:原先,低压用户电力接入涉及的费用都需要用户自行承担并到电力公司缴费。
因此,受制方方面面很多因素,而且一环扣一环,实施周期比较长。用电客户申请增电、扩容是常有的事。
在努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宗旨下,国网上海电力从坐商到行商再到跑商,针对用电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提出的接电服务,主动不断压缩办电环节,让客户办电少跑腿、接电更迅速。经过一番勘察,设计人员发现,原供电电源来自三林路红卫酿造杆变,用电容量增至150千瓦会使该杆变产生重载,导致周边客户供电质量下降,需要增设新的变压器来释放更多的容量。通过后台同步的信息推送,三林片区的客户经理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朱振华。原先的一环扣一环、一步等一步,变成了如今的同步实施、高效协调。
上海中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朱振华先生感叹:以前申请电力增容,情况复杂的起码要100多天,至少要去电力公司跑4趟。电力用户感受鲜明的对比,来自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五省五增十大举措。
在了解了公司用电增容的基本情况后,客户经理第二天便和电力设计人员一同上门进行勘察。同时,原先需要电力用户承担的整个电网接入工程的费用,全部由电力公司配套投资。
出资方的改变,不仅为小微企业减少了投资成本,更便捷了用户接电过程天津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迅速落实政府工作要求,快速推进2018年电力直接交易工作,于3月19日组织召开天津市2018年二季度电力直接交易工作说明会。